評論員 陳白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2個月,深圳進出口6751.8億元,同比(下同)增長45%,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4414.4億元,增長53.1%;進口2337.4億元,增長31.9%。進出口增速居全國前十大外貿城市首位。
深圳所處的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深圳是大灣區建設的核心引擎之一。在經歷了去年外貿數據階段性波動調整之后,深圳出口數據以53%的增長再一次詮釋了“深圳速度”,也為2024年貿易增長和信心恢復打響了“開門紅”。
外貿興、經濟旺。一直以來,外貿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晴雨表,從外貿進出口成績單中可以窺見經濟活力。據海關統計,2023年,深圳全市貨物進出口3.87萬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出口2.46萬億元,規模實現內地城市“31連冠”。“搶時間、爭一流,以快節奏贏得快發展”,如今的貿易增長速度,再一次佐證了深圳的魅力與潛力。
但與此同時也必須看到,在去年經濟發展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壓力、外部環境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如何在2024年探索新的外生動力來源已經成為決定經濟增長的關鍵點。從海關本次公布的單項數據來看,外貿的結構和動力來源也確實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站在全國看深圳、放眼全球看灣區、著眼未來看現在。首先值得關注的是,深圳一般貿易、保稅物流大幅增長,加工貿易小幅下降。這也意味著以往我們熟悉的“來料加工”貿易模式正在向產業鏈更上游、利潤更為豐厚的位置轉移。可以看到,跨境電商正在成為深圳穩外貿的重要力量。此前公開的數據顯示,深圳已實現跨境電商監管全模式運行,在全國率先實施集約審單、審單快放等便利化改革,實現90%以上的跨境電商包裹自動放行。
除了模式的變化之外,貿易產品本身也正在發生變化。此前公布的數據就顯示,基于深圳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研發創新能力,以鋰離子蓄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深圳外貿產品“新三樣”在海外持續“走俏”。本次公布的數據也顯示,深圳出口機電產品2955億元,增長30.2%,占同期深圳出口總值的(下同)66.9%。其中,出口手機、電腦、家用電器和音視頻設備683.7億元,增長24.7%。由此也可見,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正在成為外貿的“主力軍”。
其次,這種變化還體現在貿易目的地的變化上。本次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對前十大貿易伙伴進出口均保持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大幅增長。其中,前2個月,東盟成為深圳市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1069.2億元,增長58.1%。更為重要的是,從貿易這一交易的終端往上延伸,是無數依托于這一循環開放的供應鏈生態中不斷生長的企業身影。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前2個月,深圳民營企業進出口4836億元,增長72.4%,占深圳進出口總值的(下同)71.6%,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11.4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有“56789”的說法,即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也正因此,在深圳外貿數據躍遷的背后,事實上是無數的中小民營企業的業務增長正處于“加速度”之中。
企業是經濟主體的毛細血管,也是穩增長、穩就業等一系列任務的基本盤,這些來自企業端的變化,共同組成了中國經濟在2024年實現預定增長目標的底氣來源。
不久前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為2024年的中國經濟設定了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一增速意味著在發展過程中還要不斷挖掘優勢、向更大程度的開放要紅利。從這個角度來說,深圳的進出口數據所展現的喜人速度,正是開放紅利賦能經濟增長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