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謠言粉碎機”
(視頻:葛雯萱 朱語嫣 劉斐斐 葉青)
深圳新聞網2023年8月6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伊宵鴻 魏羽辰 李銘赫)近日,有網友在深圳灣畔拍攝到大片灘涂的場景,將其發布到社交平臺上,并配文:“深圳灣公園的海水都快干了”,在網絡上引發熱議。深晚記者針對畫面中的現象進行走訪,多位水文、氣象、海洋等領域的專家表示,該現象屬于正常的海洋潮汐景象,畫面中的場景是海水退潮時期的正常現象,并非“海水干涸”。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是萬萬不敢相信啊!”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在深圳灣看到的大面積灘涂裸露的畫面,調侃道:“深圳灣的海水都快干了,全是泥巴,再曬兩天都可以直接步行跨海了!”該視頻發出后引發了網友關注,評論區有人說“海枯石爛出現了”,有人說“臺風卷走了”,也有人說“海水的潮汐了解一下”……
針對網傳視頻中呈現的深圳灣畔“海水干涸”現象,深圳灣公園的一位工作人員對此表示:“這屬于正常的自然現象,就是大家所說的潮漲潮落,網友拍到的畫面正是海水退潮后,海灘上大面積的灘涂、淤泥裸露出來,隨之大量的螃蟹、跳跳魚也出來嬉戲了,不過漲潮時海水就又回來了。如果想要更好地欣賞潮汐水景可以到深圳灣公園潮汐公園,站在蜿蜒的棧橋上,看海水水位隨著深圳灣潮汐變化而起起落落,同時還可近距離觀察周圍銀葉樹、黃槿等紅樹林、半紅樹植物,一天中大概有四次潮漲潮落,每一次都是不同的美景。”
▲8月5日上午9時的深圳灣,海水一望無際,白鷺涉水覓食。(本組圖片均由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深圳大學生命與海洋科學學院客座講師馬海鵬對深晚記者表示,深圳海域潮汐是“不規則半日潮”,即24小時內會出現兩個高潮、兩個低潮,且兩個高潮與低潮時期的潮位并不相當,所以稱為“不規則半日潮”。潮汐主要是海水受天體引力而形成,每個月農歷“初一”“十五”受太陽與月球的引力疊加,潮汐的潮差更大,會出現“大高潮”與“大低潮”的場景,視頻畫面中就是正值深圳灣海水大低潮的場景,所以露出大片灘涂,是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
8月5日上午9時許,深晚記者沿著深圳灣公園的海邊棧道行走,可以看到退潮前的海面,只有少許灘涂礁石露出來,海水一望無際,幾只白鷺在淺灘靜靜地覓食。在公園附近生活多年的市民余先生表示,視頻中這種景象并非第一次出現,每個月都會出現這樣大退潮的場景。
“海水的運動形式有三種:波浪、潮汐和洋流,只有海洋這種周期性漲落才能稱為潮汐。漲潮和落潮歸根結底,是由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萬有引力造成的,其中月相引力是主要原因,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較近。”廣東省優秀地理教師、深圳市十佳青年教師隗彥巍從地理科學角度詳細闡述了潮汐原理,他表示海水屬于地球表面的流體,地球自轉的時候,海水受慣性力作用就會上漲,再加上月球引力影響,海水就會進一步上漲,二力合一時是大潮,每月出現大潮和小潮的景象基本都是2次。此外,風力也可抬高潮位,臺風還可引發風暴潮,而降水和暴曬一般對海水量影響不大。
深圳灣公園以候鳥翔集、灘涂廣闊聞名,深受深圳市民喜愛。其實很多種類的水鳥之所以選擇在深圳灣繁衍棲息,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深圳灣海域的潮汐運動。深圳灣在退潮時會出現大片灘涂,特別適合水鳥覓食。
“潮汐現象引發的海水漲落,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觀效果,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錢塘江大潮,就是因為地處出海口的特殊位置,海潮到來時呈現出排山倒海的壯觀景象。”深圳市水文氣象領域專家陳亮說,“潮汐現象不僅影響著海岸線和水位發生變化,也影響著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活動,所以是海釣的漁民最為關注的事情。深圳作為一個海洋城市,有著豐富的海岸線資源,現在趕海的人們為了合理規劃行程,都會提前到官方平臺查看潮汐時刻表。”
▲8月5日早上,退潮后的深圳灣公園灘涂大面積裸露。
請廣大市民朋友關注深圳權威辟謠平臺——“謠言粉碎機”的權威辟謠信息,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