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聯合銀保監會提出對于貸款購買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降低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的政策,這意味著,人們購置首套房時的負擔將會有所減輕,根據市場規律,也勢必拉動剛需購房需求。
受疫情、調控等綜合因素影響,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所謂“拐點”,已成為觀察家們的共識。“房住不炒”理念深入人心,一定程度上澆滅了市場上不理性的“虛火”,國內樓市正在調整中慢慢步入穩定成熟期。
當然,這樣的調整,市場還需要慢慢消化。近來,一些重點城市商品房的住房銷售面積跌幅較大,樓不好賣了,讓一些房地產企業和中介企業大呼“吃不消”。不過,價格漲跌、銷售冷熱,都是市場的自然現象,只要波動在合理范圍內,大可不必過度解讀。
當下我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央行對于樓市進行適當調控,也屬于結合有效市場,發揮有為政府作用的必要之舉。降低首套房貸款利率,穩住剛需,釋放在宏觀經濟學中被視為消費的合理購房需求,有利于規避經濟下行風險對樓市的不利影響,對穩經濟、穩就業、保民生、保市場等“六穩”“六保”有著十分正面的作用。
據報道,目前,深圳多家銀行房貸利率暫無變化,后續將密切跟進政策變化,依據深圳市場情況進行定價,體現了此次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央行大方向下,地方保持一定機動性,因地制宜在合理區間內調整政策,可以有效發揮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進一步保證市場穩定增長。
當然,房地產行業穩中求進的進,肯定不會是房價上漲的“進”,而是追求房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的“進”。政策已經很明確,降息只針對首套房,想乘著政策炒房、囤房,還是早點斷了念想。近年來,遏制投機炒房、打擊房地產金融化的一系列制度先后上路,房價得到了有效控制。
應該看到,投機炒房現象的出現,絕非房地產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房地產市場過快發展,機制不成熟導致的“副作用”。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期待有序引導房地產合理開發、鼓勵剛需購房合理需求、加大公共住房供給的更多政策上路,讓“居者有其屋”的民生理想成為現實。
出品人:藍岸
總策劃:陳建中
監制:肖剛
評論員:王森
觀察員:陳致遠
視頻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往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