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報道,國慶假期期間,一位從深圳回湖南的新能源車車主,在高速公路耒陽服務區給車充電時,花費了五個多小時的時間,其中單排隊就排了4個小時,中間不敢喝水不敢上廁所。原本八個多小時的路程,最終花了十六個小時。
這位車主的國慶假期變成了“人在囧途”,有網友就表示,他一個朋友,跟他一起出發的,他都到家了,朋友還在半路充電。平時勉強能出省的新能源車,一遇到節假日或者春運需求,基本是“不敢動”的局面,甚至遇到堵車都不敢開空調,多數車主忐忑,擔心“出得去回不了”。
調侃歸調侃,我們還得解決問題。新能源車被電量補給問題拴住跑不遠,與充電樁供不應求有密切關系,而排隊充電則間接導致電車“跑得慢”。國家電網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國內高速公路每日的充電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平時的近4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累積增長7.5%和10.9%。
人們的新能源車保有量不斷增加,但新能源車的充電能力似乎沒跟上。充電樁少、充電慢、等待時間長、續航能力不足,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痛點。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讓本應便捷環保的新能源代步工具這么難出遠門。
面對這一熱議事件,很多需要大把“砸錢”的項目,就成了車企們為難的地方。各個新能源車企在充電樁、充電站“跑馬圈地”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加強“售后服務”,給新能源車車主更接近油車的使用體驗?也可以考慮下車主的訴求:“換電、充電標準都不一樣,為什么電池不是標準尺寸?為什么不能統一電池型號?”
此外,在新能源汽車代步已逐漸火熱的大趨勢下,充電新技術研發也應有多方共同出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無線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該文件也提到,要積極推廣智能有序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居民區充電服務模式,加快形成適度超前、快充為主、慢充為輔的高速公路和城鄉公共充電網絡,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水平。車賣的多了,電也應該越充越快,這樣才能緩解車主們的“用電焦慮”,助力企業、行業良性發展。
文字:梁煖
主播:陳致遠
剪輯:戰旗
相關報道:
新能源車暴增,高速路排隊充電!4小時路程,充電花了3小時!服務區如何升級
往期內容:
深網觀察 第494期|日租男友/女友?現實版“危險”關系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