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賢引導周大福集團員工踐行“光盤行動”。
豪恩集團天臺農場。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1月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戚金城)11月8日,深圳將迎來首個“垃圾減量日”。在現行生活垃圾分類標準下,餐廚垃圾占比大,也是分類收運、無害化處理難度較高的種類。制止餐飲浪費、減少餐廚垃圾的產生和推進垃圾分類,其初衷和目標是一致的。那么,在具有上千員工的企業食堂如何制止餐飲浪費?如何踐行“光盤行動”?昨日,記者跟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大使走進企業食堂一探究竟。
豪恩集團:每人每餐產生餐廚垃圾不到45克
深圳市豪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豪恩)在深圳有員工1000多名,加上員工家屬,都在食堂用餐。2018年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所有員工一起吃午飯,只產生90斤廚余垃圾,人均不到45克,現在更少了。走進豪恩食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墻上、桌上貼滿的“光盤行動,惜糧惜福”等海報,裝早上餐廚垃圾的垃圾筐見底。
豪恩行政管理服務中心副總經理程厚告訴記者,公司踐行“光盤行動”不是停留在口號上,而是制定并執行“光盤”制度。六七年前,豪恩開始探索如何制止餐飲浪費,首先下手的是碗筷。在豪恩,所有的碗筷都由職員(包括董事長)輪流清洗,而不是食堂員工。在此基礎上,豪恩又定了規矩,每一餐飯都安排經理級別以上的人員在餐廚垃圾收集點督查,勸說不從者,記大過,并罰500元,嚴重的將被辭退。
據介紹,豪恩在招聘時就強調“光盤”的規定,把“光盤行動”、珍惜糧食融入企業文化。豪恩還在公司大樓天臺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天臺農場,員工可在該地休憩,或體驗農耕勞作。走進農場,一壟壟青菜、姜、格桑花等各類果蔬花卉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讓人忘記這是在都市高樓。食堂餐廚垃圾制作的酵素,成為農場的肥料;果蔬收獲后再“反哺”食堂,成為員工自己種出來的美味。
通過輪流洗碗、農場勞作,豪恩員工陳小姐表示,實地體驗后才真正知道珍惜糧食,每天在公司養成的分類和“光盤”習慣也帶回了家中,并且影響了家人。
徐賢:每天至少35張“光盤”拼圖廣泛分享
昨天中午12點多,周大福集團大廈的餐廳坐滿了人,每餐有1700名員工要在此用餐。深圳市光盤行動推廣大使徐賢身著紅馬甲,帶著“光盤行動小分隊”在餐廳忙碌起來。“吃多少,點多少,不夠再來加。”在點菜窗口,徐賢拿著一張紙質光盤提醒著每一位食客。在點餐窗口,菜品多樣,且都是小份量。據該餐廳負責人介紹,“光盤行動”開展的這幾年,越來越高的是員工“光盤”的自覺性,越來越少的是餐廚垃圾。
自2018年鹽田區“11·8光盤日”啟動以來,徐賢組建了一支“光盤行動小分隊”和上百個“光盤行動”主題公益微信群,每天通過線上線下各種方式帶動身邊人加入“光盤族”。在過去的兩年時間里,徐賢的“光盤”足跡走遍了鹽田的企業和大街小巷。為了吸引更多人“光盤”,徐賢發動家庭參與拼圖,每天至少收集并審核35個家庭的餐前餐后光盤照片拼圖,制作成美篇分享到各大微信群。這些拼圖除了餐前餐后照,還加上了精美的文字、表情包等提示語,并附上日期、地點和“光盤人”姓名。據統計,目前有超過6萬人次參與拼圖,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2歲。“以前老人家都不會拼,我教了他們后,現在一個個都拼得很好看。”徐賢說。
趙亞芝一家也在徐賢的宣導下過上了“光盤”生活。趙亞芝家有4口人,以前冰箱是全家人的飯菜存儲柜。在徐賢影響下,趙亞芝每餐做3到4個菜,基本能吃完。此外,趙亞芝也加入了徐賢的“光盤行動小分隊”,每天活躍在餐廳為“光盤行動”添一份力。
垃圾分類推廣大使話你知
行政管理賦能,推動員工分類、減量
“深圳生活垃圾分類的勢頭是比較好的,得到了企業、社會組織和市民的認可。”深圳市垃圾分類推廣大使吳濱走訪后表示,豪恩通過行政體系牽頭,帶動了全體員工參與垃圾分類和“光盤行動”;鹽田區動員社會組織的力量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和減量,共建共治共享,實現了多元治理,形成了多贏的局面。吳濱建議,公司負責人要積極投入垃圾分類和減量,用行政管理的力量培養員工分類和減量的習慣。
吳濱,深圳市人大代表,長期關注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工作的開展,對生活垃圾從產出到回收以及最終處理的產業鏈構建,做了大量的建議推動工作。